大气校正旨在消除大气和光照因素对地物反射的影响,提升图像质量与分析准确性。以FLAASH大气校正模块为例,此方法具有支持多种传感器类型、高精度、无需同步实测数据、操作简便等优点。本实验以1999年11月23日的Landsat 7影像为例进行大气校正,具体流程如下:首先,计算研究区域的平均高程。
进行辐射定标,DN值的概念,传感器在记录地表反射信息的时候以一个数字量化值进行记录。6.将辐射定标的数据进行大气校正。7:在toolbox中,打开flaash8:文件输出路径和中间文件路径设置9:这一步需要输入影像中心点经纬度。
在遥感领域,Landsat卫星数据被广泛使用,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实例学习ENVI中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监督分类、掩膜统计和植被覆盖度的操作步骤。首先,了解实验区——陕西吴起县,这个地区在1998年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政策,卫星图像清晰地记录了这一变化。
具体来说,对比大气校正后的Landsat8真彩色影像,我们发现城市中心的建筑密集区地表温度较高,而偏远的林区和市中心的公园地表温度相对较低。整体上,城市地表温度高于非城市区域。总结地表温度反演方法,辐射传输方程、单通道算法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各有优劣。
从遥感影像的头文件中获取Data Acquisition 的时间,Sun elevation。如果你是用File–Open External File–Landsat–Geotiff with meta(Fast) 的方法打开的话,sun elevation 就已经填好了。这里Calibration Type 注意选择为Radiance。输出文件,定标就完成了。
1、在Landsat-7的运行过程中,飞行操作团队(Flight Operations Team)通过精密计算,利用来自美国地面接收站的卫星位置和速度数据,以及NASA追踪和数据中继卫星提供的信息,生成了高度精确的星历数据,即Definitive Ephemeris Data。这个数据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几何校正处理的准确性。
2、用确定的星历数据代替卫星下行数据中的星历数据来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其产品的几何定位精度一般可以达到30~50米。
3、Landsat-7的定标参数文件,简称CPF,是生成高质量数据产品的重要依据,它包含了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的必要参数。这些参数由美国EROS数据中心的Image Assessment System (IAS)生成,并遵循每季度更新的惯例。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精度,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在处理Landsat-7的数据时,会使用最新的CPF版本。
4、系统几何校正产品(Level 2)是辐射校正和系统级几何校正处理后的数据,地理定位精度为250米,可达150米内,使用精确星历数据进行几何校正能提高精度至150米以内。几何精校正产品(Level 3)通过地面控制点修正几何校正模型,实现象元级精度(30米),格式支持FAST-L7A、HDF或GeoTIFF。
5、辐射校正产品(Level 1)只经辐射校正而没有经过几何校正的产品数据,并将卫星下行扫描行数据反转后按标称位置排列。 系统几何校正产品(Level 2)系统几何校正产品是指经过辐射校正和系统级几何校正处理的产品,其地理定位精度误差为250米,一般可以达到150米以内。
1、在Landsat-7的运行过程中,飞行操作团队(Flight Operations Team)通过精密计算,利用来自美国地面接收站的卫星位置和速度数据,以及NASA追踪和数据中继卫星提供的信息,生成了高度精确的星历数据,即Definitive Ephemeris Data。这个数据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几何校正处理的准确性。
2、用确定的星历数据代替卫星下行数据中的星历数据来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其产品的几何定位精度一般可以达到30~50米。
3、Landsat-7数据等级由多个层次构成,确保了卫星数据的逐步处理和精确度提升。首先,原始数据产品,即Level 0,是未经处理的卫星数据,经过格式化同步和分幅处理,以HDF格式存储。这些数据包含了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所需的参数,便于在不同地面站间共享和后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