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自1978年起步,历经引进、谈判、建设与合作,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遥感数据接收与处理中心。1978年申请引进美国地球资源卫星地面站,1979年邓小平同志的访问促进了合作协议的签署,1982年国务院批准引进计划,后续几年通过技术培训与谈判,关键技术得以突破。
中国科学院的遥感卫星地面站在全球对地观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一系列国际合作,加强了与国际卫星管理机构的紧密联系。
展望未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全球空间信息网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享空间信息资源,共同推动全球空间技术的发展。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技术互鉴与经验共享,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年12月20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落成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副院长周光召、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以及美国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等出席了落成仪式。12月26日,邓小平同志为地面站亲笔题写了站名“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
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非营利公益装置,致力于提供卫星遥感数据和服务。它自成立以来,在国家和科学院的支持下,经历了多次升级和维护,构建了全面的技术系统和规模庞大的运行体系。这个关键设施填补了中国资源卫星数据源的空白,推动了遥感应用从科研到实用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1、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一项关键任务,其核心目标是获取和处理与地理空间相关的数据。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包括数据源的确定、采集方法的选择,以及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水利普查中的空间数据处理涉及到多种对象,如水资源、水利工程设施等,涵盖了详细的数据采集标绘与处理步骤。
2、空间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测量,现有地图,航空影像,遥感影像图片以及过去的资料获取。处理手段主要有:误差修正(设定容许值,连接接点,重建拓扑关系)边界匹配,数据格式的转换,投影变化,坐标变换,图像纠正,图象解译,精度评价。
3、在空间数据采集与管理领域,获取和处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分析的核心。本文详细介绍了空间数据的基本概念、分类、来源及在地理数据库中的组织与存储。同时,展示了如何运用先进工具如ArcGIS Pro和Python进行数据的采集、转换和管理。
1、是的。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10-06,经营范围包括一般经营项目是:电子产品,通讯产品,仪器仪表及其零部件的研发、销售,与上述业务相关的技术咨询。